【名院名医】刘永:一名王牌ICU医生的思考
2016-11-11 11:04:01          编辑:人民医院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3490
    直面生死,他冷静果断,危难时刻,他力挽狂澜;他所在的团队被称为医院里的“特种部队”,而他本人则是这个团队的一张王牌。他就是攸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(ICU)主任刘永。11月7日,攸县新闻网记者来到攸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,专程访谈了这位王牌ICU医生。   本期人物:刘永,攸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(ICU)主任     本期人物:刘永,攸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(ICU)主任     年龄:1976年出生     籍贯:湖南湘潭,“攸县女婿”     毕业院校: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大专毕业,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毕业,先后在湘雅附一、附二医院进修心血管内科、重症医学科,擅长各种危急重症救治,尤其是心血管危重症的综合救治。     人物特点:冷静果断,富于哲学思维     所获荣誉:因工作成绩突出,获得全县“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”,“攸县十佳杰出青年”、卫生系统“十佳医生”提名和推荐,并以全院第一的排名,获得攸县人民医院“十佳医生”称号等。   刘永的全家福     记者:刘医生,您是湘潭人,是什么原因让你来到了攸县工作呢?     刘永:我老婆是攸县柏市的,是我同班同学,2001年我们结婚。来攸县人民医院之前,我在常德桃纺医院工作了五年,我们两口子分居了五年,因为这层关系我才决定来攸县工作的,在2005年8月调到了攸县人民医院。   现场直击:ICU抢救危重病人(一)     记者:您在攸县人民医院的很多科室都有过工作经历,如神经内科、感染科、120急救中心、急诊科、医务科、心内科等,这些工作经历是否对你现在在ICU工作有影响呢?     刘永:是的,有很大的影响。ICU医生,说实话必须是全能高手。因为ICU对于基本技能、基本知识、基本理论的要求是最高的,它是医院中的“特种部队”,是医生中的医生,它要替医生去解决他们认为最困难的问题。作为临床医生,你必须要去追根溯源,很多病情来的时候就像一个个案子,医生就是破案,要迅速判断风险。对于重症科医生来说,风险的评估是排第一位的。比如现在一个案子给你的证据是心律失常,但是心律失常只是病的表象,表象背后的东西需要你去探究、去分析。这个时候,你脑袋里面要很快,要有底气,要能判断病人的风险点在哪里,你才晓得这个时候为什么要用这个药。这种情况下就要争分夺秒,要果断。如果你不懂,你不是心内科医生,连病人的风险都不能评价,不知道这个病到底是轻还是重,面对这种病人的时候你就会拖拖拉拉。也许等到你喊我这个主任去的时候,这个病人就已经不行了,那就麻烦了。   现场直击:ICU抢救危重病人(二)     记者:那您是如何理解您的这个ICU医生这个角色的?     刘永:在病人处于悬崖边上的时候,ICU的医生要站在最危险的地方,拉住病人的手。因为你一松手,病人就掉下去了,就这么简单。当你感觉已经拉回来了的时候,病人已经爬到了悬崖边上的时候,你再叫其他医生把他拉住,慢慢往回拖就行了。这个时候,你要第一时间抓住病人的最大风险在哪里,因为那个风险就是他掉下去的理由。而这个理由需要我们综合地、迅速地去判断,比如根据病人的病史、现在体查的结果、以及我们监测到的一些数据。你要在脑袋里面迅速整合。这个整合,它不是说你看两眼一个数据就可以解决问题的,它需要你有雄厚的知识。我常和我的同事们说,我们ICU医生拼的是内功。临床技术操作本身是很重要,但是对于一个强大的ICU来讲,技术只是我们的基本功。你要有内功基础,你的那些插管、心肺复苏、电除颤等基本动作的招式打出来,对于病人来讲才能够帮到他。   现场直击:ICU抢救危重病人(三)   ICU谈话室,刘永向危重病人家属了解情况     记者:刚才在重症室,我看到你们有七八个人在抢救病人,在抢救病人的时候,您的作用体现在哪里?     刘永:抢救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一点,我们抢救绝对不会像演戏那样简单。这个时候很重要的一点是在哪里呢?这个主任,或者说这个指挥者,一定不要离开床位,你一定要在那里。为什么这么说?因为你在那里的时候,你在这个团队里应该说是实力最棒的。如果这个病人心跳突然停了,你第一时间就可以去做心肺复苏,第一时间就可以去做插管,等等。你一走,这边情况一旦发生变化,可能你就丧失了机会了。就像打仗一样,很多人在那里的时候,如果没有一个核心人物领头,上得人多没用,会乱,关键是要有序。   现场直击:ICU抢救危重病人(四)     记者:在你们ICU,有很多先进的医疗设备,比如防褥疮气垫电动床、进口呼吸机、多功能心电监护仪、费森尤斯床旁血滤机、便携式床旁彩超、床旁X机、12导联心电图机、除颤仪等等。您是如何看待人员与设备之间的关系的?     刘永:为什么我们讲21世纪是人才的世纪?设备是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得到的,但人的知识、能力水平不是单用钱就能买得到的。相对来说,硬件是最容易的,关键是软件,就是支配设备的人。当然没有钱、没有条件也万万不能,只是相对来说人的培养难度更大一些。用哲学思维来讲,有了好的设备以后,我们就要筑巢引凤;而对于医生来讲,也要有平台,如果没有条件,巧妇难为无米之炊。   重症监护室,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     记者:你们团队平常是怎样运行的?     刘永:我们科室的医生有5个,19个护士。ICU要护理危重病人,所以护士要多一点。我们的科室运行,医生是主体地位。只要医生在这里,所有的麻烦和困难他都要解决。     记者:那在团队培训这一块,你们是怎么做的?     刘永:我们ICU整体能力的提高,一个是内培,一个是外培。内培就是内部培养,你必须要有目标,就是要达到什么样子。我们科室里所有人都有自己的业务发展方向,这个我对他们有要求,都要求他在自己的这个方向尽量去做得更好。外培就是把我们科室的人员派到外面各个地方去培养,去长见识,把各个地方ICU的精华学回来,比如好的管理理念、好的治疗理念、好的诊疗措施等。   攸县人民医院ICU团队     记者:你们的上班时间不固定,是这样的吗?     刘永:的确不固定。因为重症急救这一块,我们的号角、我们团队的发动,完全取决于病人,这不是由我们控制的。而往往是在你下班之前、晚上、后半夜这些时候,病情多。只有一些流行病学、或者一些季节性的东西,我们可能提前判断。比如到了冬天,这个喝酒的、煤气中毒的是不是多呀;到了夏天,这个中暑、打农药中毒的是不是多呀;还有冬春天的时候,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的病多是不是也多呀。     记者:那你们要经常加班?     刘永:我们ICU医生真正是不能朝九晚五,要随时候命。也许你早上九点钟来,发现主任没在这里,但是也许晚上10点,主任还在这里。有些媒体在报道的时候说,“嗨呀,早上查房,10点多了你们主任都脱岗”,他哪里晓得我晚上到第二天早上10点才回去,一晚上没睡。ICU是战斗部队,不是他们想的要休息就能休息的。就像那些抗洪抢险的战士一样的,连续奋战了48小时,累了,吃盒饭时就在边上睡着了。   刘永和医院年轻医护人员培训合影     记者:在看你们科室介绍的时候,你们ICU可以独立开展很多治疗,比如CRRT治疗急性中毒、尿毒症、重症急性胰腺炎、感染性休克、顽固性心衰等等。那么,建好一个ICU对于你们医院来说,意味着什么?     刘永:ICU的建设,实际上是一个平台的建设。有了ICU以后,整个医院的整体实力可以在ICU集中体现。相关的各个学科和ICU合作以后,我们ICU负责我们强势的那部分,专科医生负责专科强势的那部分,大家共同管理危重病人,各个科室技术和水平可以得到最大发挥。有了ICU,有的手术就能做;如果没有ICU,有的手术就很难做,或者说做不成。简单的说,有了ICU可以提高我们医院的综合实力。这个综合实力,不是说ICU的实力很强,而是说医院多学科合作的综合实力,不是说我们ICU什么都能搞,而是说我们医院什么都能搞。   刘永获得的个人荣誉(部分)     记者:对于医患关系这个问题,您是怎么看待的?     刘永:正常的医患关系,病人的也好,病人家属也好,深层次的医患关系应该是战友关系。大家共同作战,共同对付敌人,这个敌人就是病,或者说所有伤害我们的创伤,其实,我们不能过度的强调医患关系,更多的应该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,这样更有意义。正常的医患关系,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。我们应该相互信任,而不是相互猜忌。     记者:您又是如何看待“看病难、看病贵”这一现象的?     刘永:看病难、看病贵是相对的,也是一个伪命题。很简单,你现在看病,要看与谁比。你到湘雅医院找专家教授看病,是要排队,但是你找我刘永看病,难吗?不难。贵吗?不贵。我也是副教授,也是心血管的专科医生。看病难、看病贵是人为地集中到了看专家难、看专家贵。但是都要去看专家吗?很多病看专科医生就可以了,很便宜的。老百姓是很淳朴的,这个也不能说媒体的误导,因为最棒的医生、最优质资源都集中在三甲医院,而且几块钱就能挂号。比如八块钱就能挂湘雅医院一个专家教授的号,那我什么不去?这是体制机制出了问题,是体制机制让人觉得找专家教授很容易。所以,优质资源过度集中在一些最好的医院,无序看病,都往最好的地方去。全国人民跑协和,为什么?因为协和最好。全国人民这么多人,协和医院就是再扩张,搞一万张病床,它也解决不了问题。所以一定要大力推行分级诊疗,政府要正确分流和引导。   ICU谈话室,墙面挂满了病患送来的锦旗     记者:在ICU的这几年里,有什么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吗?     刘永:这几年,给我印象深刻的事情太多了,主要是我们抢救的一个一个死里逃生的病人,也包括我们救治失败的病例,都是印象深刻的。     记者:在病患接待室,我看到有很多患者自发送来的锦旗,而您本人也得过不少的个人荣誉,您是如何看待这些荣誉的?     刘永:站在病人家属的立场,这些锦旗是他们对我们工作的信任和肯定。作为医生、护士,作为我们ICU团队来讲,应该说是很欣慰的东西,但是这些东西也给了我们压力。荣誉是一把双刃剑。荣誉来了,是对我们的认可,更是对我们的期盼。     记者:能用简短概括您行医的理念么?     刘永:用我们团队的付出,让危重病人用最少的钱把病治好,重归社会。   转载自攸县新闻网

责编:人民医院

攸县新闻
成长ABC
攸视频
直播视频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